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、身心健康、良好学习品质、完整人格等方面培养与教育的主阵地和好时机。一堂好的班会课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、导向性和时代特征,能解决本班很多的实际和重大问题,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。一般来讲,好的一堂班会课必须有好的课堂设计,必须有充分的准备。因此,要求班主任必须认真设计好每一节班会课,备好每一节班会课,编写好每一节班会课教案,精心上好每一节班会课。现对班会课及其教案作如下要求:
一、班会课应遵循的原则
1.教育性原则
在教育内容上,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,使学生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。既学到了知识,又提高了觉悟;既开阔了视野,又陶冶了情操;既有深刻的思想教育,又有美的享受。在教育环节上,主题班会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出教育性。一节好的班会课应该是全体学生,全过程的受教育的过程,要把教育内容真正让学生接受,内化到学生心里。
2.针对性原则
主题班会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,主题的确定必须寻找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思想问题。具体来说,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及身心特点,思想发展的脉络,结合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生活实际,针对学生在思想、学习、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,广泛选取题材,进行筛选、提练、策划、组织、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。
3.计划性原则
主题班会必须有计划性,有严密的序列步骤,不能随意而发。首先,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,有计划、有步骤地设计出一个总体方案。其次,对所在学期的班会活动有一个总的计划。第三,对组织每一次班会要有一个具体的计划,如选择什么样的主题,采用哪些内容和形式,达到什么教育目的等等。
4.趣味性原则
班会的内容和形式要具有多样性,满足学生求新、求奇、求异、求变、求动的特点。班会从内容到形式的设计要尽量“出其不意”以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。
5.主体参与性原则
在班会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学生是活动的主人,整个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,学生既是受教育者,又是教育者,每一节班会都应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。首先,对学生要充分放手、充分信任。其次,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,第三,班会要尽量扩大参与面。
6.整体性原则
人的认识总是遵循“由浅入深,由低到高”的规律来发展的,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也要依照远、中、近期目标,针对学生、班级的实际循序渐进,逐步加深,要有统一的连贯的计划,通过围绕阶段目标设计系列活动,进而达到一个总的教育目标,也就是说整体性原则要求主题要有连续性。
7、实效性原则
主题班会要使学生入情入境,入心入脑,就必须本着“小、近、实”的原则,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,真正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,有所受益、有所进步,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自己的行为,收到实效。
二、班会课的基本要求
1.先备好课,写好教案,后上课的原则。按一课时一教案的要求,按学校安排的时间每周上好一节班会课。
2.主题鲜明:突出思想道德教育,结合本班实际情况,理论有深度广度,符合学生年龄特点,有一定理论水平。
3.内容健康:格调高雅,时代气息浓烈,积极乐观,催人奋发向上。
4.形式新颖:生动活泼,富有创新,符合学生实际,艺术形式多样,而又不喧宾夺主。
5.教室布置:整齐清洁,有特色,反映班级特点,有一定的艺术氛围,烘托主题。
6.班会设计:班会课教案设计新颖,版面书画漂亮,给人以美感,教育性、趣味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。
7.口头表达:普通话标准,发言有理有据,准确有感染力,引起与会者共鸣。
8.主持人或主讲人:仪表端庄,自然大方,富有表情,充满自信,普通话流畅,串台词衔接自然明快。
9.班会时间:一般控制在40-45分钟。
10.班主任小结:准确明了,效果好。
11.全体参与:体现学生的主体性,学生积极主动,气氛热烈,纪律良好。
三、教案的基本要求
1.呈现形式:电子教案或课件。按课时设计教案,每个班主任每学期至少有15课时以上的教案上交。
2.课时教案的基本规定
班会课教案必须包含以下内容:
⑴主题
⑵背景
⑶目的
⑷准备
⑸方法与手段
⑹主持人或主讲人
⑺过程
⑻效果与反思 |